阿拉斯加为什么不听话?
首先,阿拉斯加不是犬科动物。作为北极圈的原住民,它属于猎食性捕猎者,属于猫科中的异类——虽然它的体型近似狮子,但是它们的祖先在进化时并没有像其他猫科一样离开非洲大陆。
第二,阿拉斯加并不“听话” 所谓的“不听话”只是人类对动物行为的不理解而已,比如说我们不理解狗为什么会“听命于你”、猫为什么要“抓耗子”(其实大部分猫咪并不以耗子为食)……而阿拉斯加并不是因为听了一个命令就要去执行,它们会根据周围的环境来判断你是否处于危险之中,然后才会选择是保护你还是离开你。 所以有时候你会发现阿拉斯加会对陌生人有攻击倾向,但对主人却非常温顺,那是因为它对陌生人缺乏信任感导致的行为,而你对它来说就是安全的代名词。
第三,性格与血统无关 因为阿拉斯加的祖先曾在冰原上凭一己之力战胜过灰熊和狼,所以它们性格里的胆量遗传自它们的祖先,并不会因为被人类养育而变小。如果你家阿拉斯加的性格并没有比你想象中的胆小的话,那只能说它的天赋被人类忽略了。比如它们能轻松跃起并抓住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——这可不是什么捕猎时的偶然表现,因为如果第一次没有成功,它们会有第二次、第三次……直到抓到猎物为止。
首先,我们要知道狗狗最关心的东西是什么,不是吃的更不是玩的,而是关注“我要听谁的。”你是不是觉得有些意外?但这却是狗训练的规律。训练狗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让狗明白,你就是他的头儿。因为狗是群居动物,天生知道要找一个权威的头儿。这种权威不是靠打骂吓唬形成的,而是靠沟通交流心领神会养成的。这和主人照顾狗的吃喝拉撒,是两回事。狗的服从性问题,来自于狗和人相处时,没有形成狗对人的服从性,也就是没有形成人就是头儿的这个关系。而形成这个关系并不是通过一次两次的训练就成功的。特别是对于阿拉斯加这种大型犬,训练需要长期反复的刺激和训练,需要主人耗费大量的人力、时间成本。
很多阿妈阿爸可能就是缺少了这一关,养大拉多会感觉越来越不听话,就是因为这一环没沟通到位。狗和人相处,时间时间长了,会形成朋友关系,会对你亲,这也是狗的性格,但这些是建立在明确了你就是头儿的前提下。也就是说狗会对你越来越亲,但听话还是听头儿的。
当然了,除了狗要弄明白它应该听谁的,主人也要明白该怎么和狗沟通这个事情,不然的话,这狗还是不懂你心里想的啥。这些知识,养狗的书籍里都会有讲到,建议有时间的话可以翻阅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