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雀鱼水霉病怎么得的?
孔雀鱼水霉病怎么得的? 水霉,又称为白霉菌,是真菌中的菌属。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,土壤、河川、海洋、湖泊中都含有此菌。在自然状态下,它主要寄生在水生植物或者鱼类的体表,一旦适宜的条件(温度、ph值等)不合适就会死亡。当条件适宜时,它们可以迅速繁殖而导致数量大增,并大量侵染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,使其感染上水霉病。 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,当水质恶化、鱼体受伤或抵抗力下降的时候,也容易得这种病。 该病的症状表现为患部皮肤表面覆盖一层白色念珠状菌丝,病鱼身上出现小斑点,严重时皮肤溃烂、脱落,鳍条扭曲,全身鳞片松弛,最后因新陈代谢障碍,全身虚弱而死亡。
1.防止鱼体受伤,避免水霉寄生 饲养过程中应尽量让鱼远离水面,减少鱼体潮湿机会;定期杀菌消毒,保持容器内壁光滑,避免摩擦使鱼体受伤;对于新买的鱼要仔细检查,发现有伤应立即处理,以免留下后患。
2.保持良好的水质,降低发病率 平时要注意合理投喂,少喂刺激性食物,减少粪便污染,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。定期更换新水,改善水环境;注意调节水的酸碱度,保持在7左右;适当投服维生素,增强鱼体的抵抗能力。
3.及时治疗已有病鱼 对已经患有水霉病的鱼要及时捞出单独治疗。对病情严重的鱼应及时清除伤口上的霉毛,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;对病情较轻的患者可涂抹一些抗生素软膏,同时在水中投放适量抗菌药物以控制细菌感染。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应注意各个细节,做好预防工作,尽量避免该病的发生。如果发现患病,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,否则会影响疾病康复甚至造成死亡,从而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