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狗为什么会有贾第虫?
贾第鞭毛虫病(Giardiasis)是狗常见的肠道寄生虫感染之一,由贾第鞭毛虫(G. lamblia)引起。这种单细胞寄生虫能侵入任何有消化道的动物,包括人和鼠类,而以犬和人最容易感染[1]。 贾第鞭毛虫的孢子囊和包囊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而不受抑制,因此粪便中的包囊可污染水源,使水体被污染。人通过饮用或游泳而被感染,也可以通过接触含有包囊的粪便而受到感染[2]。该病在全世界都有报道,但主要在北美、欧洲以及某些非洲国家流行较为严重[3-4]。据报道,在美国每年大约有80万人罹患贾第鞭毛虫病 [5],在欧洲也有类似的报道[6]。 贾第鞭毛虫病主要发生在幼龄犬或免疫抑制的犬只上,由于粪便中包囊对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,导致水及食物被污染的风险增加,从而增加了人群感染风险,给公共卫生带来影响[7]。对于免疫抑制犬及孕妇等易感染者而言,贾第鞭毛虫病的危害更大。
流行病学 G.lamblia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原虫,呈杆状,具有2层外膜并带有2个鞭毛,可通过口腔感染宿主。G.lamblia可以长期存在于宿主体内,但是一般无致病性,只有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才可能发展为疾病状态[8]。在健康个体中,G.lamblia可以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。在粪便中,G.lamblia通常以囊合子形式存在;在尿液里则为游离孢子阶段的形式[9]。
目前认为贾第鞭毛虫的卵囊主要是通过粪便排入环境中,然后通过饮水传播给人和其他动物,造成感染。如果饮用水处理不当或者未经处理就直接拿来饮用,就会导致水中贾第鞭毛虫浓度偏高。一旦人体摄入贾第鞭毛虫后,就会发生感染[10,11]。另外,人也可以通过食用未煮熟的淡水产品(如鱼、虾)而获得感染。使用受到污染的针头注射药物也会造成医源性传播的危险[12]。
易感动物和年龄阶段 目前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哺乳动物均可感染贾第鞭毛虫,并且有证据表明,鸟类与灵长目生物也可能受到感染。然而关于家禽、兔类和猪是否感染尚存争议[10]。 尽管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感染贾第鞭毛虫并获得同样的临床过程,但是对于年幼的儿童或是免疫系统低下的患者来说,其临床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且更为严重,例如腹泻更严重、腹痛更剧烈等等。
传播途径 贾第鞭毛虫的传播途径非常广泛,可通过粪-口途径进行传播,也可通过间接方式传播,比如通过污染的衣物、毛巾等进行传播,甚至可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传播。因此,贾第鞭毛虫病的防治需要采取多途径的手段来达到预防的目的。
临床表现 人、犬或鼠类感染贾第鞭毛虫后均可出现类似肠炎的症状,如恶心、呕吐、腹部绞痛和腹泻等症状;有些还可能出现疲乏无力、不适、头痛和发烧等症状[13,14]。儿童还可能因为呕吐而引起脱水和食欲不振,从而导致营养失调。 如果贾第鞭毛虫病发生于免疫系统功能正常的机体时,一般会表现为自限性的病程,大约经过2~12周的时间即可恢复健康。但如果免疫系统异常的话,就可能会出现慢性或重度的感染症状了。一些免疫力较低的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,严重的还会死亡。
诊断方法 目前,还没有一种特异性很强的诊断方法可用于确诊贾第鞭毛虫病。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是显微镜检查粪便和尿液标本,但是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经验才可提高检出率。此外还可对采集到的排泄物标本进行培养,不过这种方法所需时间较长而且成本较高。 在粪便中发现贾第鞭毛虫囊合子和孢子是诊断该病最可靠的方法[15],但是由于它们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,因此很难用作大规模的筛查手段。粪便标本中还经常可见到其它肠道寄生虫,这些寄生虫有可能干扰贾第鞭毛虫诊断结果的准确性,因此在采集时应注意防止其它寄生虫的干扰[16]。如果粪便样本中没有检测到贾第鞭毛虫囊合子,那么还可以通过免疫学技术进行检测,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法 (ELISA) 是常用的一种方法[17]。尿检也是检测贾第鞭毛虫感染的一个较好的方法,其阳性结果往往出现在感染的早期时期, 但是尿检也存在一些缺陷,例如检测时间较短,不能很好地反映病情的发展情况等问题[18]。
治疗方法 目前国际上尚无治疗贾第鞭毛虫病的特效药物,临床上常采用氟哌喹酮进行治疗。氟哌喹酮属于吡咯并噻二唑酮类药物,它不仅能够直接杀灭处于孢子期和包囊期的贾第鞭毛虫,而且还能阻止其发育为胞囊期,并能降低其感染性[19,20]。研究表明,服用剂量为5mg/kg的体重时,氟哌喹酮的治愈率可达80%以上,而且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。但是,由于这一药物的价格比较高昂,所以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[21]。 对于一些无法耐受氟哌喹酮治疗的重症患者,可尝试采用甲硝唑进行治疗。不过,虽然甲硝唑能够有效地杀死胞囊,但是它却不能完全消灭孢囊内的幼虫,而且还可能造成细菌的耐药现象的发生,因此临床使用的疗程较长而且在停药后的复发率也高。
预防和控制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采取“三同”措施来预防贾第鞭毛虫病,即“同一水源、同一厕所、同一条河流”,以此来避免该疾病的传播。为此,应做好水源的日常